/d/file/p/20190123/fd63f54a2c66200d1f5eaffb8475fd29.png

在职研究生

河北工业大学学校介绍

   河北工业大学(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坐落于中国直辖市天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是隶属于河北省的一所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河北省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工程、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纳入天津市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布局,学校坐落在天津市内,是全国唯一一所异地办学的211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之后相继更名为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直隶高等工业学校、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河北省立工学院、河北工学院,1951年与北洋大学合并为天津大学,1958年恢复重建,1962年与天津工学院合并改称天津工学院,1971年复名河北工学院,1995年定名为河北工业大学。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总占地4000余亩,建有天津校区和廊坊分校,其中天津市北辰区主校区占地面积306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20亿元,建有河北省首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藏书210万册;设有19个党政管理机构,12个教辅、直属机构和20个教学机构,有71个本科专业;教职工总数2567人,专任教师1482人,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738人。
  历史沿革
  前清阶段
  1902年,
  直隶总督袁世凯接受直隶候补周学熙创建直隶工艺总局暨附设工艺学堂的建议,委令天津知府凌福彭筹建工艺学堂。
  1903年3月19日,北洋工艺学堂举行开学典礼,学校选址天津东南角贡院。
  1904年9月,遵照学部1904年1月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北洋工艺学堂改“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并创办实习工场,场内初设染色、织布、木工、金工、化学制造等科。
  1909年8月,附设2年制中学实科。
  民国时期
  1912年9月,根据教育部颁令直隶高等工业学堂改称直隶高等工业学校。
  1913年3月,教育部批准,校名改为: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1914年8月,直隶染织学校撤销,并入工业专门学校,改为染科和织科。
  1915年8月,遵教育部章程,染科和织科改为“甲种职业”(相当今之中等专业)附属于学校。
  1928年9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校名改为"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11月,河北省府令将本校甲种染、织两科改建为“河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独立办学。
  1929年5月,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升格学院,定名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同时,将“河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定为工业学院附属学校。
  1930年5月,工业学院附属学校改为工业学院附属高级职业部。
  1937年4月,设立附属工业职业补习班。7月28日,学校遭到日本飞机轰炸,部分校舍被炸毁。天津沦陷后,学校被迫停办。
  1946年10月,中央教育部将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改名为河北省立工学院。
  建国初期
  1950年9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复:河北省更名“河北工学院”;原附属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改名为“河北工学院附属工学学校”。
  1951年6月20 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北洋大学和河北工学院两校合并,自1951年8月1日起正式成立新校。拟定校名为“天津大学”,选址在南开区七里台。原河北工学院属工业学校,暂由新成立的天津大学代管。
  1958年7月,根据河北省委批示,恢复重建河北工学院。
  8月初,原一机部所属机器制造学校下放河北省机械局主管。河北省委决定将该校并入河北工学院。
  1959年7月21日,河北省机械局批准撤销专科、预科、同意设置中技部。12月29日,河北省委、省人委指示;河北工学院决定迁往邯郸。
  1960年2月29日,河北省委、省人委决定:河北工学院改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9月24日,因邯郸新校址基建工程未能如期完成,河北省教育厅指示学院附属中技部全体干部、教师及学生迁往邯郸已建好的校舍内。本科部分缓搬。
  1961年4月,河北省委决定,河北科技学院停办,在校职工和全部学生暑假后转入河北工学院。12月,遵照河北省教育厅加急电报指示,邯郸校址基建工程停止施工。
  四校合并
  1962年7月,河北工学院与天津工学院(由天津机电学院、天津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化工学院合并组成),改称天津工学院,由天津市领导。同时决定,撤销河北工学院中技部,部分师生和设备调入保定工业学校。8月26 日,河北省高教厅通知,河北工学院不再迁往邯郸,已施工所建的校舍由邯郸市统一安排。
  1965年2月10日,中央高等教育部确定学院为全国六十所高等工业学校中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之一。
  1969年,天津工学院划归河北省领导。
  1971年11月29日,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天津工学院改名为河北工学院。
  1977年9月,招收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本科大学生843人。
  1992年5月20日,河北工学院在廊坊设立分院(河北工学院分院)。
  更名工大
  1994年6月2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同意将河北工学院设立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1995年2月16日,国家教委批准河北工学院更名为河北工
  业大学,时任江泽民总书记题写了新校名。4月,河北工学院分院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分院。
  1996年,学校跻身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序列。
  2001年4月,学校211工程一期建设项目通过验收。7月,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在廊坊分校校区成立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06年6月,学校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通过验收。河北工业大学分院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2011年10月,学校成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学校获得招收国家留学基金委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经验典型高校。
  2013年5月,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4年12月2日,学校成为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省部共建大学),并获批高校自主招收留学生资格。
  2015年,学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2016年,学校入选河北省“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学校。11月,学校与北辰区教育局共建河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小学。
  2017年7月,学校成为首批“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高校。 9月,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9月,学校设有19个党政管理机构,12个教辅、直属机构和20个教学机构,有71个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教职工总数2567人,在1482名专任教师中83 3人具有高级职称,894人具有博士学位,有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0人,燕赵学者1人,河北省第三批高端人才3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19人,“巨人计划”领军人才6人,河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河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2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河北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3人,共有267名国家级和省部级专家。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9月,学校获批“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建设项目34项、省级建设项目117项;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5个;河北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9个,河北省级特色专业18个,河北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河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河北省级精品课程40个,河北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河北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0个,河北省级虚拟仿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功能材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
  河北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土木工程、功能材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法学、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热处理研究所有限公司、天津移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土木工程教育创新高地、物理应用教育创新高地、管理教育创新高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创新高地、冶金材料教育创新高地、绿色化工过程与装备本科教育创新高地、装备制造教育创新高地、建筑建材教育创新高地、电子信息教育创新高地
  河北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管理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数字化设计制造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河北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河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实践教育基地、光电信息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泰达工程管理实习基地、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法律实践基地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材料物理与化学
  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支持学科: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电气工程(自定)
  天津市一流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
  天津市特色学科(群):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区域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津冀城市智慧基础设施、绿色节能安全集成的化工技术、京津冀大数据和管理决策
  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河北省级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理论物理、热能工程、化工过程机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工艺、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结构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区域经济学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4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18个,省部级科研机构9个、省部级科技服务类平台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个,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6个,河北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A类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化工节能过程集成与资源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海水高效利用化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康复装置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与信息特种功能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科技部河北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北省电磁场与电器可靠性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制造业创新方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中心
  天津市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建筑供能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交通工程绿色材料技术工程中心
  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绿色化工与高效节能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大数据计算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微纳氮化硼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电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材料层状复合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工程实验室: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工程实验室、化工节能过程集成与资源利用工程实验室
  国际合作基地:天津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河北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河北省软科学基地: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
  河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工业大学区域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文化融合与创新研究中心
  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地:河北省电磁场与电工产品可靠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河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微电子超精密加工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电工产品可靠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海水资源高效利用化工技术学术”创新团队(袁俊生)、“六方氮化硼制备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创新团队(唐成春)、“特殊环境服役机器人关键技术”创新团队(张明路)
  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团队:微电子技术与材料创新团队、河北省电器研究所创新团队、高品质金属结构材料创新团队、化工节能过程集成与资源利用创新团队、纳米技术改造传统材料产业创新团队、高性能热镀合金技术及工程化创新团队
  科研成果
  项目承担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新立课题5000余项,其中“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课题400余项。学校主持的国家02重大专项子项目实现了河北省高校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突破。年到校科技经费近3亿元。
  2017年,学校共有17个学科、65项课题参与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含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48项,青年项目14项。获得立项资助10项,其中,一般项目8项,青年项目2项。

报考常识

更多

教务公告

更多

快速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