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ile/p/20190124/8386a223361f095310e5e9b39c01ac86.png

在职研究生

学院介绍

中国海洋大学 — 海洋与大气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一直致力于物理海洋、海洋气象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成绩斐然,人才辈出,研究力量雄厚,堪称该领域基础研究的“国家队”。以赫崇本教授、文圣常院士为杰出代表的第一代海洋科学工作者,开创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多年的基础研究成果为我国“七五”攻关实现海洋水文预报作出突出贡献。以冯士笮院士为代表的第二代海洋科技工作者,苦经磨砺,研究领域从传统的流、浪、潮,拓展到了浅海环流与物质输运、大洋环流、潮汐海平面、海洋内波、风暴潮、(大、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卫星遥感、极地海洋学研究等方面,并开始了海洋生态动力学、陆海相互作用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研究涉及面之广与学科方向之全面为我国同类科研单位之首。年富力强的第三代海洋科技工作者,以接轨国际潮流,实现源头创新为己任,扎扎实实的工作,力争在国际物理海洋和海洋气象研究舞台展示更多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华采。 海洋与大气学院设海洋学系与海洋气象学系,承担海洋科学与大气科学的本科、硕士及博士等各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从事物理海洋、海洋气象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开展海洋与海洋气象的监测、预测、评估及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及社会服务。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学院的重要科研平台。 历史沿革 海洋环境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任不久,1931年即提出"海洋学、气象学,亦皆为其他大学所未办,我们……皆可渐次设立"。1932年即聘请教授开始讲授海洋知识课程,1934年发起组建青岛海洋生物研究所,并承办暑期讲习班等。这一系列的活动,为后来海洋类专业的设置和学校海洋特色的形成拉开了序幕。   抗战胜利后,厦门大学于1946年成立海洋学系及海洋研究所,唐世凤教授为首任系主任和所长。同年山东大学也设立海洋研究所,1947年2月获教育部批准,   规划设置海洋学系。1949年赫崇本博士回国受聘山东大学教授,1950年调入物理系气象组,1951年任海洋物理研究所所长。时任青岛观象台台长的王彬华(王华文),也兼任物理系气象组教授。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组唐世凤教授等3名教师和18名学生调入青岛,与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海洋学系,赫崇本任主任,与景振华等筹建物理海洋学专业,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童第周、曾呈奎教授也参加了筹建工作。1953-1954年文圣常、王彬华、牛振义教授调入山东大学海洋学系,1954-1957年毛汉礼、束星北教授曾受聘来系进行教学和科研。   1958年经高教部同意,物理海洋学专业改名为海洋水文学专业,海洋气象教研组扩充为海洋气象专业。   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留青岛的部分于1959年成立山东海洋学院。海洋学系更名为海洋水文气象系,下设海洋水文学与海洋气象学两个专业。赫崇本升任山东海洋学院教务长,仍兼系主任;王彬华为系副主任,主持工作。   文革期间,曾将两个专业合并为海洋水文气象专业,1973年重新分为两个专业。1978年文圣常接任系主任。1980年海洋水文学专业恢复物理海洋学名称,系名改称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学系。1983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物理海洋研究所,文圣常副院长兼任所长,王景明任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系主任。同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河口海岸带研究所,赫崇本副院长兼任所长。1984年,应学科建设需要,由河口海岸带研究所大部分人员整合组建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心,赫崇本任名誉主任,奚盘根任主任;应工程建设需求,同年增设海岸工程专业,并建立了海洋工程动力学教研室和海洋工程动力实验室,侯国本任主任。  1985年学校决定将海岸工程专业、海洋工程动力学教研室和海洋工程动力实验室全部划归海洋工程系。海洋系为海洋工程系以及其后的工程学院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1988年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1991年物理海洋学专业改名为海洋学专业,海洋气象专业改名为天气动力学专业。1993年成立海洋环境学院,下设海洋学系、海洋气象学系、物理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文圣常任名誉院长,冯士筰任院长,1994年冯士筰升任副校长,俞光耀接任院长,1995年孙孚接任院长。1998年海洋学专业更名为海洋科学专业,天气动力学更名为大气科学专业。同年,学校决定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挂靠海洋环境学院,下设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工业水回用技术研究所(由化学化工学院划入)、资源与环境工程勘察设计检测中心、海洋生态动力学实验室等,李凤岐为院长。2001年学校决定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原研究院各单位不再挂靠海洋环境学院。海洋环境学院为又一个新学院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1999年田纪伟接任海洋环境学院院长。2003年徐天真校长助理接任院长。2005年魏皓接任院长,2008年管长龙接任院长至今。 2015年,海洋环境学院改名为海洋与大气学院。 行政架构 海洋环境学院现辖有海洋学系、海洋气象学系、物理海洋研究所和物理海洋实验室。  海洋学系现设有海洋科学、海洋管理、应用海洋学三个本科专业,并主持海洋学人才基地建设。该基地是1991年我国首批设置的15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于1999年经教育部验收挂牌,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海洋系拥有流体力学、海洋调查、卫星海洋学、海洋与大气数值模拟等教学实验室。海洋气象学系设有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二个本科专业。拥有气象实习台、海洋气象教学实验室、大气探测教学实验室等。   物理海洋研究所是198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现设有海浪、浅海动力学、大洋环流、内波、海-气相互作用、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等研究室。物理海洋研究所除承担科研工作外,还与海洋学系和海洋气象学系共同承担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物理海洋实验室是于1987年利用世界银行110万美元贷款和国内配套经费建立起来的,是全学院科研的平台和基地。实验室于1989年被批准为国家教委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被教育部确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大型设备有:大型风-浪-流实验水槽、内波实验水槽、旋转平台实验系统,还拥有粒子成像测速仪(PIV)、微波辐射计、多普勒声学流速仪、超声风速仪等先进测量仪器。实验室对外开放,并设有开放课题基金。目前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上层海洋动力过程、浅海动力过程、海洋环流、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海洋环境探测机理与仿真。   学院现有博士点为物理海洋学、气象学(原海洋气象学)、环境科学(原环境海洋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应用海洋学、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物理海洋学是我国首批博士点(1981年),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被再度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岗位。气象学是我国第二批博士点海洋气象学(1984年)的拓展,为山东省重点学科。环境科学是我国第一个环境海洋学博士点(1990年)的拓展,为山东省重点学科。物理海洋学博士点所在的一级学科为海洋科学,为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大气科学为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为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除对应于上述博士点专业的硕士点外,学院还有流体力学硕士点。 教学成果   学院在为我国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学教材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迄今已面世50多部自编讲义,不仅满足了本校本系的教学需要,而且作为交流教材推广到校外,甚至国外。属于国内同类教材第一部的有《海洋通论》、《海浪学》、《海流学》、《潮汐学》、《海洋学》、《海洋热学》、《海洋调查》、《海况分析》、《海洋内波》、《风暴潮》、《海洋水团分析》、《海洋温盐预报》、《区域海洋学》、《海洋天气学》、《海洋气候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海洋要素计算及预报》、《浅海动力学》等。   我国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方面已出版的高水平教材和专著,绝大多数为我院教师所编著。《海洋科学导论》是"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且被台湾购买版权,出繁体字版本。《海洋水团分析》和《海洋调查方法》也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前者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潮汐学》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随机海浪理论》被教育部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海洋学》和《海洋调查》已被教育部批准,作为"名牌课程"进行建设。   学院在几十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一贯重视教学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研究成果,迄今已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奖多项。   近五年来,学院主办和协办9个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承担中德、中日、中英、中澳、中法、中美合作研究项目15项,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和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出国访问达到100多人次,聘请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王斌等20余名海外著名学者作为学院的兼职教授。美国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黄瑞新教授被聘为教育部物理海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美国Wisconsin大学刘征宇教授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了学院整体水平,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扩大了学院的国际影响。   历经50多年的口授身传笔耕,汗水化作甘露,浇灌得桃李满园,心血凝为沃肥,培育了群葩映辉。学院已培养出本科生近4000人,硕士、博士、博士后近500人,还有各种培训班、证书班70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教授,有我国自己培养的第1位海洋科学博士孙孚,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有美国的终身教授,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有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带头人、百人计划入选者,有国家机关的部(局)、司级干部,有大学校长、学院院长、研究所所长和众多的学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他们为我国21世纪的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事业的兴旺发达,共同谱写更为辉煌的乐章。 师资力量   海洋环境学院师资队伍结构较合理、实力较强、团结奋进、富有创新精神。学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21名,教授35名;1人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家科技攻关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荣誉称号获得者,3人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2人为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为青岛市百名教育名家,2人为山东省劳动模范,1人为"科技兴鲁"金质奖章获得者,4人为青岛市劳动模范,2人为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为中国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1人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4人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为山东省及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3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职50岁以下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占68 %。   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苏纪兰、袁业立、李崇银、胡敦欣是我院兼职教授。 赫崇本教授是我国海洋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海洋学院和海洋系的创建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曾任国家科委海洋组副组长,国家海洋局顾问,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参与领导了第一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为海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圣常院士是中国物理海洋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海浪研究的奠基人。20世纪60年代初,他将国际上盛行的能量平衡法和谱方法相结合,提出了普遍风浪谱,论文于国内以英文发表后,苏联学者译为俄文出版,并被当年有关国际科学进展评论列为重要成果。20世纪80~90年代,他带领研究组以解析方法提出海浪谱,代表一种具有特色的谱形式,国际学术评介中有报导,其中风浪频谱纳入中国《海港水文规范》。他领导发展的"新型混合型海浪数值预报模式",避免了国际上盛行模式存在的部分困难;该模式已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用于台风浪业务化预报。其1960年专著《海浪原理》为国内、外第一部系统讨论海浪的著作;其1984年出版的《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为我国海洋学领域引用率很高的著 作之一。文院士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科技攻关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部委省级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奖十几项。   冯士筰院士是我国风暴潮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环境海洋学学位点的主要创建人,所撰写的《风暴潮导论》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论述风暴潮理论和预报的专著,获国家自然科学专著一等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他与合作者给出了Lagrange余环流和长期输运方程,建立了一种崭新的近海环流及其物质输运理论体系,已应用于国家环保局重大课题"渤海及十个海湾水质预测和物理自净能力研究"(该课题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九七三")等相关课题。其长期输运方程也被美国学者成功地应用于Chesapeake湾等海域水质预测。美国《Advancements in Aerodynamics, Fluid Mechanics and Hydraulics》(ASCE,1986年)认为其长期输运方程的建立为一"重要进展"。冯院士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是我国物理海洋学界至今所获自然科学奖的最高奖项,曾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面向21世纪海洋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编的国家级重点教材《海洋科学导论》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王彬华教授是海洋气象学专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撰写的专著《海雾》被国外翻译出版,目前仍是该领域的权威性著作。景振华教授的《海流原理》和陈宗镛教授的《潮汐学》,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海洋环流和潮汐学的专著。陈宗镛教授等关于海平面变化及预报的系统理论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侯国本教授是我校海洋工程专业奠基人之一,为石臼港和东营港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秦曾灏教授是我校海洋气象学博士点创建人之一,他主持的"浅海风暴潮的动力机制及预报方法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学院在海浪统计理论和高阶谱研究方面的系列成果构成海浪研究的重要进展,关于风浪破碎的观测和理论研究为研究海浪在海-气交换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海洋环流和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富有特色,为国内最早开展此方向研究的少数单位之一;关于海平面变化及预报的系统理论研究,科学、合理地统一了全国高程基准,已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工程设计、海岸带管理;参与撰写的"夏威夷群岛对太平洋海洋-大气系统的远距离影响"一文,刊于美国《Science》周刊;在风暴潮研究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海洋水团方面的研究位于国内前列;在海洋内波研究规模与水平上居国内领先地位;在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热带海洋环流、中国近海海温数值预报、浅海潮汐计算、黑潮与大气环流相互作用、南海海-气相互作用与海温季节内振荡、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季节内振荡、ENSO循环机制、阻塞理论、极地低压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一定显示度的成果。学院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迄今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以及一大批省部级一等奖。 学院定位   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强化物理海洋国内领先的地位,发挥我院海洋与大气学科共存互动的优势,力争把海洋环境学院建成培养海洋界和大气界一流人才、学科水平和创新能力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 办学思路 强化特色,巩固发展;开拓进取,辐射带动。    学院发展要以人为本,高屋建瓴,在国际化平台培育人才,巩固和发展六十年来的办学成果和学科地位。与时俱进,随着海洋、大气科学不断深化和国家对海洋事业发展需求的日益增加,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在全国海洋教育事业中起到辐射带动的作用。物理海洋学科作为海洋科学专业最显著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高,保持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加强大气与海洋科学的交叉,海洋气象专业成为国内气象界重要的力量。 育人理念 强厚基础,强化专业;重实践,拓宽口径。   学生培养注重数理基础,优化调整课程体系,强化专业特色;拓宽应用口径,增加技能培训,重视创新能力。因材施教,人才培养基地学生一半以上进入研究生学习,为我国物理海洋、海洋气象研究提供主要的精英后备力量。其他学生向应用转型,加强实习、实践环节,掌握实用技能,为海洋监测、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海洋气象提供具有栋梁潜质的优秀人才。 学院精神 秉承传统,兼收并蓄;严谨治学,崇教敬业。 学院文化 宁静致远,觅认知海洋的普遍理论; 勇于创新,肩谋海济国的历史重任。 文圣常院士总结了海洋环境学院的院训: 浩海求索,立言济世   “浩海求索”反映海洋环境学院的专业特色和治学精神,它涵盖艰辛、深入、严谨的风格;“立言济世”要求“理足可传”,即将探索海洋科学的成果,变为人类宝贵的知识财富,服务于社会。这是海洋人千秋不朽的功业。 科研概况 基础研究 承担国家三大计划(973、863、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体。十五以来,我院教师共主持973项目2项,课题14个;主持863项目21项;科技支撑项目3项;主持自然科学重大(点)基金3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面上(青年)基金56项。代表性项目有: 部门及地方项目 十五以来承担海洋局、军口项目及地方咨询服务项目课题120多项,合同金额6000多万元。 前景与展望 回顾海洋环境学院近6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充满自豪与骄傲,对前辈们的业绩和拼搏精神,以及对我国海洋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深怀崇敬之情。   在前人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学院今天又面临一个大的发展机遇期。首先,目前人类的发展正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海洋被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希望所在。因此世界各个海洋国家都在海洋科学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自"九五"计划开始启动了若干海洋科学重大研究计划,学院是承担相关计划中的主力军之一。其次,"九五"期间中国海洋大学成为"211工程"项目学校,如今又成为"985工程"建设学校。这些建设项目无一不是围绕着重点学科进行建设。作为国家重点学科的物理海洋,山东省重点学科的海洋气象和环境海洋,构成了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群"物理海洋与环境科学"的核心学科,获得了学校在经费投入、人才培养与引进、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重点支持。第三,海洋科学本身也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与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海洋学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人们越来越关心更长时间尺度和更大空间范围上的变异机制,更加关注不同尺度运动形式的相互作用,同时海洋科学的各个学科交叉研究也成为学科发展的需要。随着海洋卫星遥感和现代海洋观测系统(如ARGOS)的发展,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的观测数据,为揭示新的海洋现象提供了可能。   在这样的外部机遇条件和学科发展的关键期,学院的学科发展在几十年成果积累的基础上,将在上层海洋动力过程、浅海动力过程、海洋环流、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海洋环境探测机理与仿真等方面做出具有原始创新性的成果,为世界海洋科学做出贡献。在人才培养方面,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学科点建设的不断进展,人才培养体系的日臻完善,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学院作为我国物理海洋、海洋气象和环境海洋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研究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中国海洋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14人,其中博士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前身可以追朔至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先后有蒋德寿、王淦昌、王普、郭贻诚、束星北、周北屏、杨有樊等知名物理学家在此讲学、任教。1958年夏,原国立山东大学迁至济南,物理系部分留在青岛作为组建山东海洋学院的基础学科,并于1959年3月组建了海洋物理系,这是山东海洋学院组建时设立的最早的五个系之一。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海洋物理系于1992年调整为物理学系与电子系。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组建技术科学学院, 1999年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形成了“厚德笃志,勤思敏行”的院训,“爱国荣校,和谐创新”的院风,“立德树人,博学育才”的教风和“尚学善思,求真笃行”的学风。  学院下设物理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海洋技术系和信息工程中心五个单位,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信息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海洋探测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两个海洋与地学博士点,有物理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地理学和软件工程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海洋技术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分别与海信、海尔、惠普集团联合设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有软件工程方向的惠普班。国家保密学院挂靠我院,是全国十所国家保密学院之一。 学院概况 学科概况 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海洋物理系于1992年调整为物理系与电子工程系。1994年,再次调整、充实组建技术科学学院,1999年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一个以物理学为基础、以海洋技术为特色、以电子、信息工程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研究教学型学院,具有海洋探测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两大学科优势。拥有海洋探测技术(原海洋物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两个海洋与地学博士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信息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物理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地理学和软件工程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光学工程、测绘工程和农业信息化6个工程硕士点。学院设有物理学、海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保密管理8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信息与海洋交叉、科学与技术融合的本、硕、博学科体系构成了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显著特色。目前,学院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73人,硕士研究生800人,博士研究生203人,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在95%以上,2017届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 师资力量 生导师29人、教授39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75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职工14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3%。教师系列153人,其中135人拥有博士学位,占比为88%。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一半以上。学院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海洋遥感学科和“山东省泰山学者计划”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特设岗单位,先后有3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受聘担任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员9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省市青年科技奖2人,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1人获得“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学院拥有海洋遥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系统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光学光电子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和海洋物理山东省重点学科,有物理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及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和基础实验室。 学院科研实力较强及《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并被20余种国际知名SCI刊物引用。学院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50余项,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等80余项。其中,研发的水下激光电视、激光测风雷达、数字钢琴、无频闪荧光直流灯、数字全息摄影和彩虹全息、光生态膜、智能探测技术、海洋GIS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和产品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研实力 “十五”期间,学院在海洋遥感、海洋光学与探测技术、海洋声学理论与技术、海洋GIS、应用声学、激光全息、光电技术、光谱学及应用、非线性光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智能探测与信息处理、机器人系统集成、计算机控制、图形化与可视化及软件应用等领域承担着国家973、863及国家重大项目基金、国防预研项目。学院科研经费达4000多万元。其中,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国家863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人才基金2000多万元,承担省(部)级及青岛市科研基金及高新技术项目1000多万元及横向课题1000余万元。 近5年来,学院的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在海洋物理、海洋探测、海洋信息、电子通信和计算机与机器人等领域承担了一批国家、行业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超过6000万元,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以及国防重点预研项目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学院每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人才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等10项以上,经费超过1000万元。在上述项目的支持下,学院每年在国内外主流刊物上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40篇以上,被100余种国际知名刊物广泛引用。学院获国家科技发明奖1项,制定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50余项,获国内外发明专利30余项。 学院国际学术交流活跃。先后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荷兰及欧空局等国家及组织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承担多项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并任首席科学家。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等的资助下,每年有10名左右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赴美、英、法、加、澳等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另外,学院与法国南特大学开展“3+1+2”本硕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开展本科生短期合作培养,为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搭建了平台。 学院拥有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光学光电子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混合现实与虚拟海洋重点实验室和海洋物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山东省重点学科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有山东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我院是学校“985工程”“十二五”重点建设单位之一,卫星海洋遥感、海洋声学探测、激光大气遥测、深海原位测量、海洋传感网技术、水下机器人及其导航定位等研究领域跻身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 发展概况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一五”学科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学校的“三个规划”,以海洋探测和海洋 信息为显著特色,以教育部海洋遥感学科“长江学者”岗位和山东省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泰山学者”岗位为人才高地,以海洋信息探测与处理博士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点等为学科支撑,以海洋遥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系统和光学光电子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以及未来学校和国家海洋科技中心为主要依托,构筑海洋三维立体探测平台和海洋信息存储、挖掘与共享平台,打造海洋探测技术和海洋信息技术两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团队,形成学科、技术、人才和区位的综合优势,带动其它相关学科的快速协调发展,使学院整体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海洋技术创新基地、应用技术转化基地和实用人才培养基地。 专业设置 海洋技术 本专业以海洋探测与通信技术和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为主要方向,培养数理基础扎实,具备海洋科学基本知识,掌握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能够胜任海洋高新技术开发研究、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海洋工程建设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海洋科学导论、声学基础、水声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海洋遥感、信息处理技术、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等。 毕业生主要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海洋局、海军所属单位等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探测与监测仪器及其它与电子信息、声信息相关的技术、开发等工作。 物理学 本专业以凝聚态物理、光学光电子理论与应用、光电功能材料开发为主要方向,注重理工结合,着重培养数学基础坚实、科学素质良好,能系统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光电技术,能够在物理学尤其是在材料物理学、光学光电子学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计算物理基础、凝聚态物理基础、实验物理、光电技术、近代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信息光学、传感器技术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为读研深造,或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环保部门以及与现代科技、光学工程、电子信息有关的企业,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 本专业以电子信号及信息的采集、传输与处理为主要方向,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以及海洋信息探测与处理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光电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以及与海洋信息探测与处理相关的专业课程等。 毕业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可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研究开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声学基础、声信号处理、现代音频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网络工程、传感器技术、声多媒体技术、环境声学等。 通信工程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微波技术、光电技术、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等。 计算机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较强的程序设计和程序分析能力,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体系结构及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分析能力及软、硬件系统开发能力,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计算机专用芯片设计等。 毕业生主要到各类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部门,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设计、维护及管理工作,或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光信息科学 本专业依托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和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光学光电子实验室,培养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掌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够胜任信息光电子器件、光通信系统和光信息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光通信网的研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激光原理与技术、信息光学、光电传感技术、光纤通信、光电技术、应用光学、光纤通信实验、激光实验、光信息处理实验等。 毕业生主要到通信、广电、信息光电子、光电控制等信息产业和研究单位、高新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信息光电子器件、光通信系统和光信息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光通信网的研究、设计、建设和维护管理等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还可从事光学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其他专业的相应工作。 研究生教育 本学科以海洋探测高新技术为目标的应用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是海洋科学中的一个特殊分支,对近代海洋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科背景涉及物理、信息科学、计算机、海洋科学与大气科学。基础理论是海洋大气介质中的波传播及其在海洋表面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卫星海洋遥感、海洋光学与激光探测、海洋声学、海洋信息系统与理论。 主要课程设置:海洋遥感反演理论、近代海洋光学、空间海洋学、理论声学、地球流体动力学、海洋探测随机信号处理、矩阵分析等 硕士点主要课程设置:卫星海洋遥感、海洋光学、海洋声学、海洋激光探测原理、海洋探测技术专题实践、物理海洋学等 (2)地图学 本学科是信息科学、海洋科学、空间技术与电子技术的交叉学科。以智能化海洋信息获取技术为基础,以海洋遥感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为优势,以海洋地理信息系统为特色,实现海洋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与可视化。 博士点主要课程设置: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海洋遥感模式识别、虚拟现实技术、卫星测高与海洋地理、近代海洋光学、空间海洋学、激光雷达技术等 硕士点主要课程设置: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卫星海洋遥感、海洋光学、GPS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技术、专题实验等 (3)摄影测量 主要课程设置:数字图像处理、卫星海洋遥感、海洋光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摄影测量原理、激光雷达技术、GPS原理与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专题实验等。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遥感研究所 海洋遥感研究所筹建于1980年。1993年教育部批准成立教育部海洋遥感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重点实验室,更名为海洋遥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遥感研究所以卫星海洋遥感、海洋光学与激光探测为主要研究方向,新兴研究方向包括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海洋探测仿真技术、水下遥感。海洋遥感研究所主要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和研究生培养。海洋遥感研究所已经成为我国在卫星海洋遥感和海洋探测高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始建于1930年,普通物理实验室亦随之兴建。至上世纪80年代,经过50年的积累与建设,形成了力、热、光、电等实验项目齐全的普通物理实验室和近代物理实验室,并于1999年被山东省教委评为“山东省一类实验室”。2000年学校获得世界银行“高等教育发展”项目支持,组建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被山东省教育厅命名为“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基础物理实验室(力热、光、电)、近代物理实验室、综合设计实验室、PASCO实验室、物理演示实验室、虚拟仿真与自学开放实验室、海洋声学实验室、光纤传输实验室、应用光学与光信息处理实验室、光电技术与传感器实验室。拥有固定资产15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5000余平方米。中心有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32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与高级工程师1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6名,具有硕士学位的14名,1人获“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心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达1200余万元,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发表论文94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51篇。承担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7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篇,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一等奖1项以及校教学成果奖8项。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全校10个学院、43个本科专业,每学年近4200名学生的实验教学任务。中心以“培养科学精神、传授物理知识、训练实践技能、鼓励探索创新”为教学理念,将实验分为基础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专业实验、研究型创新性实验四个层次,可开出实验276项。其中,基础实验93项、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41项、演示实验72项,虚拟仿真实验36项,研究创新型实验34项。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 电子工程系成立于1992年。现有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2个硕士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3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600人,研究生110人,并有“电子信息系统”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本系以电子信息学科为支撑,以信息探测、信息处理及通信等为特色,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九五”期间开始,承担了多项“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及大型横向开发项目,是学校信息学科领域的骨干单位之一。

快速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