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uexivip.cn/d/file/p/20231218/5dd0b56077c0dafa0b1c5f71a3e9736b.png

在职研究生

学院介绍

西北大学 — 历史学院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其前身西北大学文博学院(1988年设立)源自于1937年设立的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许寿裳任系主任。1939年,学校南迁汉中城固后改名国立西北大学,历史系为文学院三系之一。1946年,学校迁至现址,设四院十五系,马师儒以文学院院长兼任历史专业主任。自建系至新中国成立十二年间,历史学院调查张骞墓,整理地方文物史迹资料,在研究、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多有贡献。   学院历史专业是西北大学传统优势专业之一,长期以来名师汇集,先后有侯外庐、陈直、马长寿、陈登原、张岂之、彭树智及林剑鸣等著名学者任教,在全国高校中有着较大影响。   1995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1997年,被列为西北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被评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2008年,“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国家级创新实验区,“历史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被列为陕西省教学团队建设。现已成为历史学高级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20人,教授中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专家教授1名。另引进外专教师1名。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   设有周秦汉唐研究中心、佛教研究所、古籍研究所、中国军事史研究中心、西安事变研究中心、中国蓝田文明研究中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研究院、以色列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机构。现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国家一级学科,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宗教学等专业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设历史学、世界史、国际政治三个本科专业和四个专业方向,即历史学基地、国学、世界史和国际政治。   科研成果显著,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研究课题,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专著和论文。现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思想文化”),3门陕西省精品课程(“中国通史”、“周秦汉唐文化史”“战后国际关系”),1门西北大学精品课程(“中国历史地理”)。专著和教材还先后获得郭沫若史学荣誉奖、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二等奖、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二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学术专著百余部。   目前,历史学院正以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我国历史文化传承发展交流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西北大学 — 文学院

  西北大学文学院,肇端于1902年陕西大学堂所设中学门与西学门辖属之文语科。1923年国立西北大学时期,设立了文学院,1924年鲁迅先生曾受邀讲学于此。1937年西北联合大学成立,其文理学院下设国文系,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复名国立西北大学,再设文学院。1949年后,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改称中文系。1994年在中文系基础上,成立了文学艺术传播学院。2001年恢复文学院。   学院现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广播电影电视系、汉语国际教育系和大学语文教学部。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宗教学、美学硕士学位点,以及汉语国际教育、艺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点和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汉语国际教学、戏剧影视文学4个本科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为陕西省一级重点学科,陕西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为陕西省特色学科。汉语言文学为教育部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   中国文艺评论(西北大学)基地为首批国家级文艺研究基地。   汉唐文化与陕西文学发展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现在岗教职工70人,在读本科生800人、博硕士研究生300人、在站博士后10人。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位于古来上善之地的西北大学文学院,承继周秦汉唐传统文化精神,不断汲取和传播近现代文明,民主包容,守正创新,培育英才。诗人牛汉、雷抒雁,作家贾平凹、迟子建,编剧张子良,导演黄建新,学者何西来、王富仁、薛天纬、党圣元,均毕业于本院。学院被誉为“唐代文学研究重镇”、“作家摇篮”。

快速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