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ile/p/20190124/d7d12c4f2779479b5ad9571a6de465ba.png

在职研究生

学院介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通信工程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是以现代电子信息、通信理论与前沿技术为主导方向,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53人,其中教授59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15人,博士生导师71人,硕士生导师172人。学院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海外高端人才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者3人。现有在读本科生3300余名,硕士研究生1700余名,博士研究生280余名。   学院现有机构设置如下:电子技术系、通信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实验教学中心、信息科学研究所、综合业务网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教学基地有通信与信息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虚拟仿真国家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科研基地有综合业务网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无线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陕西省现代无线通信创新技术研发与支撑服务平台、陕西烽火-西电通信技术研究院、“信息网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西省区块链与安全计算重点实验室、西安市移动边缘计算及安全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设有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和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防重点专业,并开设西电-赫瑞瓦特中英合作办学项目;信息工程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学院在通信与信息系统、密码学、军事通信学、光通信、信息安全、空间信息科学等学科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在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两个一级学科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通信与信息系统、密码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军事通信学为省部级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硕士、博士点,设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经过“九五”至“十二五”、“211工程”建设,学院的学科实力明显增强,部分学科方向已接近国内外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在2002、2007年全国学科评估中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均名列第二,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排名第二,在2017年学科评估中位列A档。学院响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以“十三五”规划、“三个一流”建设为契机,深度优化学院人才引育体系,整合资源,吸引多方有生力量,培育未来方向构建学科新架构,拟在涡旋电磁波超大容量无线通信、全光互联网络、天空地海一体化信息网络、新一代数据链支撑设备、海洋信息技术与深海通信、先进网络与智能服务、区块链技术、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新学科方向开疆拓土,重构学科,创新融合。   通信工程学院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防装备预研、装备型号研制和国际合作等纵向课题和大量横向合作项目,取得了一大批显著的科研成果。学院曾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套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第一套毫米波通信设备,第一台ATM交换机,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通信与电子信息领域的精英人才,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小牛、世界电信组织杰出贡献奖(GSM奖)获得者李默芳、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杨宏、原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郭德英、腾讯公司创始人之一曾李青等一大批杰出校友。   近年来学院依托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借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继往开来,跨越发展,成绩卓著,影响深远。创立了安全网络编码理论体系,引领国际安全网络编码的发展方向;王育民团队发明的宽带无线网络WAPI基础框架方法(虎符TePA)成为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我国提交并获通过的第一个ISO/IEC国际标准;李建东教授团队发明的大规模无线局域网自主接入结构与方法,解决了网络大规模、用户高移动、业务大容量带来的挑战;同时,李建东教授团队发明了多维网络资源主动认知分配方法、区域资源联动的高密集用户接入方法、跨域资源协同的网络化干扰转移方法,实现了密集无线通信系统资源的网络化有序流动;李云松教授团队研制的深空图像压缩芯片与传输系统成功应用于我国探月和测绘卫星等重大工程;胡予濮教授团队对GGH映射本身以及基于GGH映射的各类高级密码应用进行了颠覆性研究,在国际密码学界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近五年来,学院科研经费总计44312万元,年均科研经费8862.4万元,共承担科研项目1651项,其中纵向项目713项,横向项目938项。SCI论文共1076篇,JCRII区以上304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54项,教材专著22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1项。   目前,学院已与美国、韩国、日本、法国、英国、香港等地区的院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联合申请重大课题、合作研究、访问讲学、主办高级研讨班、主办或协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方式开展交流。与英国Kent大学、韩国忠北大学和台湾元智大学等建立了院级友好合作关系;先后聘请美国工程院院士及瑞典皇家学院院士J.L. Massey教授、UC Davis大学著名教授Shu Lin、香港中文大学李硕彦教授为名誉教授,美国Michigan大学著名教授Kang G. Shin为“现代无线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基地)大师,并聘请Toronto大学、Waterloo大学、Kent大学等多所大学和海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为“111”基地的学术骨干,其中,美国Florida大学终身教授方玉光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杨伟豪教授为我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近年来,学院每年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访问讲学超过20人次,派出访问学者、参加国际会议超过80人次。与国外联合培养博士生十余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的雷达工程系,1952年由著名电子系统专家孙俊人、毕德显为代表的电子专家组建。现有专职教师315人,其中博士264人,占教师总人数的84.1%。教授100名,副教授及高工 154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省百人计划”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6人,博士生导师134人,硕士生导师247人。学院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 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90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12人。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招生领域1个,本科专业5个。   在2001年和2007年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和“电路与系统”均排名第一,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名列前茅。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三轮学科评估(2009-2011年)结果中,我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排名第2,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名第4。2016年,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院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和“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实验室、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实验室、电子信息攻防对抗与仿真实验室;1 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基地: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示范教学中心;1 个教育部天线工程中心,是培养掌握电子信息系统理论与设计方法的高层次人才基地。我院毕业的研究生主要在中电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船集团、民航、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通信运营商、知名外企等单位就业,就业率为100%。

教务公告

更多

快速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