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ile/p/20190124/c7713d3c8280fe952e8f19da67db0fa1.png

在职研究生

学院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193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3年招收研究生。   学院现设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动物营养与环境卫生系、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系、水产科学系;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2个本科专业;涵盖畜牧学、生物学、水产3个学科门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学、水生生物学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养殖、渔业资源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畜牧、渔业发展领域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设有畜牧学博士后流动站。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15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6人(二级教授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8人;研究生导师7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7人。 国家“人才项目专家”1人,国家“青年人才项目专家”2人。国家及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畜牧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委员1人,国家973计划领域咨询专家1人,教育部本科审核评估专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陕西省“百人计划”3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科技新星”5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5人,陕西省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7人。   学院现有学生1444人,其中本科生801人,硕士研究生440人,博士研究生203人。建院以来,先后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8000余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2016年以来,本科毕业生升学(含出国、出境)率均超过65%,2017年70.2%,居学校首位。   学院拥有国家发改委现代牛业生物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国家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肉牛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饲料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国家、省级及校级科技创新研究平台。畜牧教学试验基地、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延安养猪试验示范基地、石泉(陕北)蚕桑试验示范基地、肉牛试验示范基地、奶山羊(陕北、金昌肉羊)试验示范基地6个校内外教学科研试验基地、3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办《家畜生态学报》、《中国牛业科学》、《畜牧兽医杂志》、《北方蚕业》4种学术刊物。   近五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4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年均到位经费4000余万元,累计发表SCI论文961篇、授权专利51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省科技推广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编出版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   学院与30多家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国外教授进课堂,国际科研合作进实验室,近5年先后选派69名学生赴国外知名院校攻读学位,招收31名留学生来院攻读学位。学院同时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开展科技合作与技术服务,每年培训各类技术人员近万人次,有效带动了陕西乃至西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秉承“畜德自牧,富饶天下”的学院文化,坚持“学科立院、人才兴院、科技强院、依规治院”的发展战略,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聚焦畜牧产业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努力建成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示范于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2019年3月更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农学院

  农学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193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学院现设农学系、植物科学系、种子科学系;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设有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作物遗传育种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陕西省重点学科。   长期以来学院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立足西北旱区,面向国家粮食主战场,致力于小麦、玉米、油菜和小杂粮等旱区作物遗传育种与种质资源、旱作农业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其中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保持国际领先,旱作农业和小杂粮研究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小麦遗传育种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据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情报研究中心研究,2014-2015年小麦研究领域通讯作者发文量、JCR 期刊特征因子前10%的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旱作农业研究特色鲜明。率先开展的“旱作农田作物降水生产潜力”等方面研究,丰富发展了旱农科学理论与实践;近年来提出的“旱区稳定型种植制度”、“旱地秋覆盖春播”、“旱作农田集雨种植”等技术,在北方旱区广泛应用,构建了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基于长期研究积累,开设了“旱农学”课程,并成立了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经过长期凝练,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设了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作物杂种优势理论与技术、作物分子生物学基础、旱区高效农作制度与作物栽培技术和农业区域发展与循环农业等五个研究方向。   学院现拥有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陕西杨凌分中心、小麦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北旱区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陕西科学观测实验站等15个国家、省部及5个校级科技创新研究平台,1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办《西北农业学报》、《麦类作物学报》学术刊物。是陕西省农作物学会和陕西省遗传学会的挂靠单位。   现有教职工219人,其中教师170名,具有正高职称46人,副高职称75人;具有博士学位112人,硕士学位15人;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8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三秦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陕西省“三五人才”8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4人、中青年专家1人。   现有在校学生1484人,其中本科生745人,硕士研究生451人,博士研究生188人。自设系建院以来,先后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5350人。著名小麦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洪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研究员、中国农业区划的开拓者沈煜清教授,原农业部副部长路明同志,现任陕西省人大副主任朱静芝同志,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王辉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学科杰出人才李立会、著名旱地小麦育种家梁增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许为钢、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耀祥等是校友中的杰出代表。   学院积极围绕国家和地区战略需求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黄淮麦区四次换代更新的6大品种中学院培育了4个,在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更新换代中起了主导作用。上世纪50年代,赵洪璋院士选育的“碧蚂1号”年推广最高面积达九千万亩,创我国单个小麦品种种植面积的最高记录;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研究员选育的“小偃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4亿多亩,获国家发明一等奖;上世纪90年代,宁锟研究员选育的小麦“陕农7859”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的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持续保持该领域国际前沿水平。学校实现了陕西省玉米品种的3次更新换代,林季周研究员先后育成武字号、陕字号玉米杂交品种20多个,是我国较早提出和利用玉米单交育种的农学家之一;俞启葆研究员创立了棉花病圃选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学院在杂交小麦选育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不断强化服务“三农”的能力。当前,正在努力加大国家及省级审定品种的推广工作。以“西农“979”为代表的小麦优良品种正在陕西及黄淮麦区推广;以“秦研211” 为代表的油菜新品种向长江中下游流域推广,目前在黄淮麦区建立示范园20个。经过不懈努力,小麦优良品种“西农979”在河南省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成为全国三大主栽品种之一。   学院将坚持人才强院、学科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与传统学科的渗透交叉,全面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水平,为建设以我国旱

报考常识

更多

教务公告

更多

快速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