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与传承专题培训班
源自生活、发端民间;传承不辍,历久弥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世代沿袭的生活文化习惯,承载厚重的文化积淀,凝聚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非遗保护工作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如何提升质量效能,高水平推进非遗保护制度建设,是新时代对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考验。
【培训对象】各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党政干部。
【培训地点】浙江大学各校区。
【培训师资】高校学者(以浙大为主)、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管和智库行业专家等一流教师队伍。
【培训费用】根据培训人数及具体培训方案而定。
【培训证书】浙江大学颁发的“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结业证书”。
【课程设置】课程仅供参考,可根据委托单位量身定制培训课程。
【培训方式】面授学习(理论授课、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线上学习(录播、直播等相结合);混合式教学(面授学习、线上学习等相结合);“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课程模块 | 课程内容(仅供参考) | 天数 |
增强文化自信 | 文化自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半天 |
走出"中西文化之争”的建构性方案 | 半天 | |
中国文化地缘战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格局 | 半天 | |
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精神推动作用及实现机制 | 半天 | |
保护与利用 |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理论思考 | 半天 |
非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 | 半天 | |
非遗数据库数字化建设成功经验 | 半天 | |
城市文脉传承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半天 | |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阐释 | 半天 | |
文物安全形势与监管要求 | 半天 | |
古村落、古文物保护下的旅游开发 | 半天 | |
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之路 | 半天 | |
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 半天 |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与申报 | 半天 | |
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分类保护 | 半天 | |
城市河流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创新发展 | 半天 | |
运河古今——隋代南北运河、元代京杭运河、浙东运河构成的中国大运河 | 半天 | |
及锋而试、踵事增华——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建设 | 半天 | |
民族古籍管理与服务 | 半天 | |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 半天 | |
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内涵阐释 | 半天 | |
文化遗产的制度性保护 | 半天 | |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促进文化经济新发展 | 半天 |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转换及利用 | 半天 | |
传承与创新 | 重返生活——中国传统手工艺复兴策略 | 半天 |
“文化+”——新时代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 半天 | |
中国传统文化与空间规划智慧 | 半天 | |
仰望历史的星空——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濡养自身 | 半天 | |
文化+科技,助力文化资产转化 | 半天 | |
品牌、产品、节会、文创——旅游目的地四大IP创新 | 半天 | |
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构建与环境营造 | 半天 | |
浅析特色小镇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构建与园区建设、招商引智策略 | 半天 | |
文化科技的融合与数字文创经济创新发展 | 半天 | |
典型案例与浙江经验 | 从良渚申遗成功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半天 |
渗透融合、创新转化,彰显遗产价值底色——世界遗产教育在中国的良渚案例 | 半天 | |
西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 半天 | |
浙江省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与研究 | 半天 | |
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情况介绍及案例阐释 | 半天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杭州做法 | 半天 | |
文化大国崛起的故宫力量 | 半天 | |
浙江省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发展 | 半天 | |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工作重点方向研究 | 半天 | |
文化是运河古镇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以杭州塘栖古镇为例 | 半天 | |
现场教学 | 良渚博物院 主题:文化传承与创新 | 半天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主题: 探索遗址保护新道路 | 半天 | |
西溪创意产业园 主题: 文创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运营 | 半天 | |
嵊州东王村 主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双创”——以越剧为例 | 半天 |
【培训保障】
1、办学设施:现有报告厅、U型教室、情景模拟室等各类教室,为教育培训提供了完善的教学保障。
2、住宿服务:除新宇培训楼、干训楼、浙江大学培训服务中心、神农宾馆等校内住宿外,还与校园周边近百家宾馆签订了合作协议。
3、饮食服务:校区内现有自助食堂、怡和楼自助餐厅、池畔苑餐厅、神农海鲜坊等可提供饮食服务。
4、生活保障:校区图书馆拥有藏书百余万册;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设施齐全。
【全过程质量管理】
1、培训前:组建项目工作组全程服务,并公布联系方式以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成立班委会,明确班委的工作任务与要求。
2、培训中:班主任全程跟班听课、监控课堂纪律;专、兼职教学督导随机听课并提交质评报告;建立微信工作群和质控日报机制进行全过程实时监管。
3、培训后:将从项目概况、教学安排、学风建设、学员反馈等方面认真总结培训实施情况,形成该培训项目的质量报告并及时送交委托单位。
课程常年开班,获取最新开班时间或内训详细方案和报价,咨询:400-061-6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