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修班

学费:29,800

学制:8个月

上课形式:面授班

地点:上海

    历史的进程发展到今天,我们正身处在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也更快捷,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自己受其困惑,逐渐陷入焦虑漩涡。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推出「人文艺术研修班第七期」面向全国招生。让我们一同在交大的研修课程中用人文的大智慧感悟人生,用艺术的视角审视当下。


    关于上海交通大学

    天地交通、春秋代序,1896年盛宣怀怀着储才兴邦的理想,创办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交大被誉为“东方的麻省理工”,经历了一百多年风雨征程,在无数教育者与莘莘学子的不懈努力下,如今的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它是中国最古老也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享誉海内外。

    上海交通大学于1985年新建社会科学及工程系和文化艺术系,在此基础上于1997年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3年,以文,史,哲,艺为主干学科的人文学院宣告成立。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修班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人文艺术研修班第七期课程以人文,历史,哲学,艺术为主要学习模块。力求帮助学生“鉴古知今,古为今用”,吸取深层人类文明的智慧,实现自我突破,排除时代困惑,享受美好生活。


    您将收获

    1、大师授课:

    积聚学术泰斗,荟萃艺术宗师

    2、提升格局:

    收获人文智慧,提升思想境界

    3、启发思考:

    领略人文艺术思维,思辨时代律动

    4、获得平静:

    拒绝焦虑,找回初心与信念


    课程模块及大纲

    历史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

    鉴古知今,学史明智

    哲学

    用哲学思想理解人命的意义;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学

    文学,是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求真、向善、尚美,三位一体,相互交融

    艺术

    领略美学智慧,提升艺术素养与审美;

    欣赏美、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


    壹·国学与哲学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修班

    第一大板块“国学与哲学”立足于中西智慧交汇点,汲古人之智,察国学之道;掌西学之脉,立比较视野;通古今之变,求经世致用,达知行合一。

    1. 国学之“智”

    周易的哲学思维

    《论语》与儒家文化

    老庄之道:《道德经》与《逍遥游》

     

    2. 西方哲“思”

    西学与现代世界

    西方哲学思潮

     

    3. 学“贯”中西

    轴心时代|中西哲学比较

    佛教经典与人工智能哲学


    贰·历史与文学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修班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本身的发展就是在书写历史。反过来,它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现象的方式,又在时时刻刻记录着历史的进程。

    1. 从春秋战国到秦统一

    《诗经》、诸子百家

    2. 秦汉时期

    《史记》《资治通鉴》

    3. 魏晋南北朝

    山水田园诗

    4. 隋唐时期

    《唐诗三百首》

    5. 宋元时期

    书法与宋词

    6. 明清时期

    四大名著解读


    参·艺术与鉴赏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修班

    艺术到底是什么,艺术家究竟是在做什么,这是关乎艺术的本质问题,是艺术的形而上学。艺术家与艺术品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其价值也在不断地变动。


    1. 东方艺术鉴赏

    水墨丹青--中国书画艺术

    火焰神工--中国陶瓷器艺术

    玉与东方之美--珠宝玉石艺术


    2. 西方艺术鉴赏

    西方古代艺术史

    西方近现代美术史

    西方艺术与油画投资


    拟邀授课教授

    交大授课教授

    王宁 

    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012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专长:现代性理论、后现代主义、全球化与文化问题等。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神话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首创人文研究四重证据法。研究专长:比较神话学、文学人类学。

    陈嘉明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曾受聘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研究专长:知识论、近现代西方哲学、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

    杜保瑞 

    上海交大人文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史、先秦儒学、道家哲学、禅宗哲学、宋明儒学和当代中国哲学。

    单世联 

    上海交大传媒学院特聘教授,文化产业与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文化理论、文化思想史与文化产业。

    陈勇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研究重点为近代哲学(笛卡尔、康德),现象学(海德格尔)。


    特邀授课教授  

    杨立华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与道教,近年来主要研究宋明哲学及魏晋哲学。

    骆玉明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魏六朝文学。兼任《辞海》编委,中国古典文学分科主编

    葛剑雄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图书馆前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冯平

    复旦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价值哲学学会副会长。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哲学学会副会;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研究专长为价值哲学。??????

    王德峰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学院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主要教授《哲学导论》《艺术哲学》,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艺术哲学。

    易中天???

    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

    刘强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济人文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诗学研究集刊《原诗》主编。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

    刘康德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易学研究专家。研究方向为两汉哲学、魏晋哲学。著有《老子十日谈——思想文化十日谈丛书》《魏晋风度与东方人格》等。

    马孟龙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秦汉史、历史地理、出土文献,著有《细讲中国历史丛书:秦汉史》、《西汉侯国地理》。

    徐英瑾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分析哲学、人工智能哲学。著有《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与人工智能哲学的对话》等。

    刘勋 

    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学助理教授,长期从事春秋史研究和普及工作,著有《称霸:春秋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救世:子产的为政之道》、《春秋十日谈》等。

    王驰 

    上海市道教学院副院长、上海道教协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道家道教哲学、道教经典及道术的整理和研究。

    张晓虹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历史文化地理学。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与知识分子、上海文化研究。著有《有为有守 : 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 等。

    张宏杰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非虚构历史写作、公共史学传播。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

    郝兆宽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理逻辑、数学哲学、哥德尔思想。曾经担任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梁永安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日本冈山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比较文学、现代城市文化、青年文化、现代电影。

    邓安庆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兼任上海市伦理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西方伦理学通史、应用伦理学。

    邱岸雄

    当代艺术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美术》金星奖年度奖、两项青年艺术家奖、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间的影响。

    沈亚洲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长期在上海博物馆从事书画的临摹复制工作,作品主要用于上海博物馆的绘画陈列。著有《中国古代书画的复制》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郁喆隽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与宗教学。著有《神明与市民:民国时期上海地区迎神赛会研究》等。

    杜素娟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著有《孤独的诗性:论沈从文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烟雨愁人·琼瑶传》等。

    余明锋

    同济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政治哲学和艺术哲学。译有《敌基督者》《何为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等。


    招生对象

    追求人文艺术修养的社会白领人群

    希望汲取中国智慧与全局观视野的在职人士

    热爱历史、文学、哲学、艺术领域的文化友人

    希望重返高校继续深造,自我充电的职场精英人群


    学制:

    8个月(每月一次,周末两天,共16天)  


    拟定授课地点: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学业证书:

    完成规定课程并考核通过者,可获得上海交通大学颁发的非学历教育结业证书,证书为统一编号,上海交通大学网站可查。


    报名申请

    课程收费:

     29,800元/人

    (含学费,教材费。其他交通,食宿,参访费用需自理)

     

    缴费信息:

    账号名称:上海交通大学

    银行账号:439059226890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上海交通大学支行


    报名电话:400-061-6586

    在线报名(提交表单后,我们将尽快联系您)

    *意向课程

    请输入课程

    *姓  名

    请输入姓名

    *手  机

    请输入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