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

北京大学“地理视角看历史”专题研修班

学费:98000

学制:1.5 年

上课形式:面授班

地点:北京

    揭开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

    历史决定思维的深度,地理决定视野的广度,结合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来理解历史、认知世界。贯通上下五千年,遍及南北东西,以地理的眼光,考古的视角,文化的经典,解读中国历史演进,涉及农业文明、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社会人文等方方面面,以历史时间为纵轴,以地理空间为横轴,呈现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用不同的视角讲述地理与历史长河里最动人的故事。

    历史地理学前辈谭其骧先生说: “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 ”此课程带我们透过历史地理的视角,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地理景观,不再是王朝的兴衰更替,而是在地理空间中找到历史脉络里更深层次的逻辑。不局限于北大课堂,更要行走在中国大地上,从山川江河、文物古迹、社会人文中,看流动的历史,发现中国历史背后的推动力量。


    项目定位

     以地证史,深度剖析地理做为历史进程的“终极操纵者 ”的原因;

     以史论地,历史大事件的根源、走向与结果论证地理空间的影响;

     考古探究,行走课堂探源华夏文明,身体力行理解“何以中国 ”;

     文化传承,用历史地理的眼光洞察民族复兴的文化基因。


    项目特色

     师承大家:领略名家风采,北大名师云集,课堂由浅及深,不断拓展认 知边界、释疑解惑;

     知行合一:主讲名师领队,将书本与实际相结合,行走于华夏大地之上, 感受中华历史之根脉;

     跨学科:史、地、考古多学科智慧碰撞,开启跨越历史时间与地理空间 的穿越,透过历史地理的视角看中国;

     认知升华:于今世界地理环境大变化,地缘格局大调整之时,在民族文 化大复兴的宏大背景中,丰富人文史观。


    官方认证

    完成全部课程且学业合格者,颁发 《北京大学“地理视角看历史 ”专题研 修班》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结业 证书可按证书编号在北京大学继续教育 部网上查询。凭结业证书优先参加学校 组织的联谊、论坛、讲座和考察活动。

    北京大学“地理视角看历史”专题研修班

    课程设置 

    模块一:“华夏血脉情相系,九州同心亿众欢。” 中国 ·开篇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何以中国——中国疆域变迁的地理基础

    政治与空间——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与行政区管理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中国生态文明的 历史传承

    考察: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宝的地理符号 ”

     

    模块二:“九皇天运坤维奠,万国星罗北极尊。 ” 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北京

    北京四合院与四合院文化

    北京周围地区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北京城市发展与城市地理

    从地名语源看北京的历史文化   北京历代城门命名的文化渊源   考察:北京中轴线“city walk ”


    模块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辖江临海、扼淮控湖——江苏

    运河与长江流域主要交通路线

    历史上长江中游河道与主要湖泊的变迁 两宋——变革、繁荣与忧患

    考察:走进江苏,致敬大运千年

                        

    模块四:“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表里山河,形胜之地——山西

    天文历法与中国历史

    黄河河道变迁及其成因

    作为世界遗产的云冈石窟

    考察:走进山西,雕刻何以山西

     

    模块五:“轩辕帝祖, 鸿德浩荡, 文明璀璨, 皆此为中。 ”

    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南

    国脉民生——农业的空间历程

    都邑春秋——古代城市选址与都城平面布局 中国文明的起源

    考察:走进河南,寻古大象中原

     

    模块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国之北疆,驰骋天地——内蒙古

    古代北方民族政权及其特点 蒙元帝国与蒙古族发展

    中国文明的形成: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 考察:走进内蒙古,驰骋马背民族

     

    模块七:“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山川湖海,有容乃大——新疆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新疆历史和民族

    游牧文化、游牧人群,古代的游牧与农业之间的互动 考察:走进新疆,探寻丝路盛景

                      

    模块八:“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形胜之区,四塞之国——陕西

    中国帝王陵寝制度

    唐长安城与唐代历史

    古代建筑背后的文明密码

    考察:走进陕西,穿越千年长歌

     

    模块九:“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中流砥柱,天府之国——四川

    神秘的王国——三星堆文明的考古发现 巴蜀移民文化史

    川陕交通与军事地理

    考察:走进四川,见证蜀汉余音

      

    模块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河岳根源、羲轩桑梓——甘肃 

    甘肃文化“ 出圈 ”到产业“破圈 ” 文化与文化传播

    宗教起源于宗教地理

    考察:走进甘肃,丈量河西走廊


    招生须知

    揭开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

     

    培养对象

    社会各界精英人士,地理、历史、考古爱好者。

     

    培训时间

    学制 1.5 年,每月确定一个周末集中 2-3 天授课。

     

    上课地点

    北京大学、山西、陕西、河南、内蒙古、新疆、江苏、四川、甘肃

     

    培训费用

    98000 元(其中包含课程费、讲义制作费、结业证书费、管理费等)


    报名流程

    填写《北京大学“地理视角看历史 ”专题研修班》报名表,微信或电子邮件至招生办公室;

    1.  学校对报名表进行审核,并向学员发出录取通知书;

    2.  学员收到录取通知书后 3 天内将学费汇至以下账户: 

    收款单位:北京大学

    开 户 行: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帐    号:0200004509089131151

    在汇款单“备注 ”栏里务必填写“地理历史班+学员姓名 ” 汇款后请将银行汇款回单截图发送给教务组

    3. 学员报到应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个人、单位简介各一份,近期免冠 二寸彩色照片 2 张。


    师资力量                                         

    拟邀师资备选(所有师资排名顺序不分先后)

    韩茂莉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会副主任。

    邓小南  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历史学家邓广铭教授之女, 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妇女研究中

    心研究委员、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博雅讲席教授,中 国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国家级教学名师。

    辛德勇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特聘长

    江学者,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会主任。 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 学研究,兼事地理学史研究,代表作为《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 地理文献研究》、《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 研究》和《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

    吴必虎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旅游研究与规划中 心主任,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国际旅游学会终身创会主席 ,文化和旅游 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会长,游历图 书馆创始人。

    杭  侃  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云冈学 研究院院长,云冈研究院院长,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

    曹广忠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领域 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兼任中国农村发展学会理事、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 展促进会理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农房与村镇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经济与区域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张  帆  北京大学古代史教研室教授,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中国 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

    罗  新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  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黑 毡上的北魏皇帝》,著有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  发现中国》和学术随笔《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王小甫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英国 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终生成员(Life Member)、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 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 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研究》编委、

    唐研究基金会(The Tang Research Foundation)学术委员会委员、《唐研究》 编委、《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出版评审委员、《东方文化集成 · 中亚文化   编》编委、《新疆通史》编委、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张剑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文化遗产学系主任,北京大学考 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 训与研究(北京)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教学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教学委员会委员,期刊《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副主编,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专委会副主任。

    孙  华  曾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学术委员会主任、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古籍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童  昕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副教授。

    丁一川  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原学》杂志 编委、副主编,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编委。

    孙冬虎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兼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 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地理学会、北京史研究会、中国 古都学会常务理事等。

    陈世松  曾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移民与客 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 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报名电话:400-061-6586

    在线报名(提交表单后,我们将尽快联系您)

    *意向课程

    请输入课程

    *姓  名

    请输入姓名

    *手  机

    请输入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