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

融道周礼:《金刚经》:人生原来可以如此通达

来源:在职研究生联盟网

时间:2024-07-27 13:09:32

融道周礼:《金刚经》:人生原来可以如此通达

融道周礼:《金刚经》:人生原来可以如此通达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属于大乘佛教典籍。无论是长年读佛经的佛教信徒,还是对佛经有兴趣的初学者,想透彻了解《金刚经》都非易事,因为其智慧深邃,逻辑严密,且需要一定的入门基础。

南怀瑾先生对佛教典籍有着独到的理解,其著作《金刚经说什么》以浅白明了的语言对经文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本文节选南师书里的精彩之说,总结出其中的三大精彩内涵,希望对你的人生有所裨益。

一切修养的方法:善护念

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

善护念是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如果心念坏了,修行都是行不通的。善护念,就是照顾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例如,念佛的人通过念佛达到一心不乱,也是善护念的一种法门;打坐时照顾自己不胡思乱想,也是善护念。

在佛学里,有个四念处——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念心是四念处里非常重要的,随时关注自己的念头,就是善护念。念身无常,念心的思想是生灭的,靠不住的,一个念头起来就立刻过去,追这个念头是错误的,因为思想每一秒钟都在变。

照佛学的解释,人的一念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不一定是痛苦,但心里很烦。例如,有人虽然在读《金刚经》,但心里不高兴,这就是人生经常烦恼的境界。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云何应住?”这个心念应该如何停住在清净、至善的境界上?“云何降伏其心?”心里的烦恼妄想如何降伏下去?古今中外,凡是讲修养、学圣人、学佛,都会碰到这个问题。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说,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发求无上大道的心,应该这样把心住下来,应该这样把心降伏下去。

无所住即是住。拿禅宗来说,住即不住,不住即住。无所住,即是住。人生修养到这个境界,就是所谓如来,心如明镜,此心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主观成见,物来则应。事情一来,镜子就反映出来,今天喜怒哀乐来,就有喜怒哀乐,过去不留,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

一切学佛,一切入道之门,都是追求如何使心能定。有些人打坐几十年,虽然坐在那里,但内心还是很乱,只是偶尔感觉到一点清净、舒服而已。而真正的定,几乎没有办法做到。

佛学经常拿海水来说明人的心境。我们的思想、情感,像流水一样,永远在流,不断的流。所谓真正的定,佛经有一句话: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断,就像香象渡河一般,连弯都懒得转,便在湍急河水中截流而过。

假使我们修行有这个气魄,能把自己的思想、感觉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把它切断,那正是净土的初步现象,是真正的宁静,达到了止的境界。由止再渐渐进修,生理、心理起各种变化,才可以达到定的境界。这样,初步的修养就有基础了。

自性自度

佛说,一个人学佛发愿,使一切众生皆入涅槃,度一切众生,实在没有一个众生可度的。为什么?众生自性自度。

你教书久了就了解,教千千万万个学生,学问好的人,都是自性自度。老师不过是刺激一下,使他的智慧打开。佛说没有度人;度尽一切众生,他说没有一个众生是他度的,自性自度,个个都是佛,只要你平实地去做。

金刚经告诉你,怎样修行?穿衣、吃饭、洗脚、睡觉,就是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老板圣心韬略》杭州

融合古圣先贤文化,揭示商业底层逻辑,了悟生命经营智慧,践行幸福圆满人生,就来《老板圣心韬略》。


地点:中国?杭州
课程费用:3980元/人


在线报名(提交表单后,我们将尽快联系您)

*意向课程

请输入课程

*姓  名

请输入姓名

*手  机

请输入手机号码

快速报名